服務熱線
15920118006
今年以來,中藥飲片今年出現了“怪現象”——不合格率依然居高不下,占據被曝光產品七成之多,在醫藥行業里面仍屬于“后進生”代表;但醫院渠道卻銷售井噴,康美藥業、香雪制藥等藥企依賴其業績飄紅。“政策、市場共同作用下,中藥飲片依然吃香,但專項整治也不能停,正因為市場規模在擴大,所以有必要加速轉型升級。”有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公布了中藥飲片不合格通告,安徽滬昆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生產的26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而到七月底為止,今年以來食藥監總局在藥品抽檢方面共計曝光532批次不合格產品,其中中藥飲片高達410批次,占比超過77%,曝光品種包括黃芪、胖大海等“大眾情人”類,不合格項目涵蓋性狀、浸出物、二氧化硫殘留量等多個方面。
記者發現,食藥監總局近兩年來對中藥飲片的監督檢查和質量曝光可謂巨細靡遺、全年無休。據了解,被發現的不合格中藥飲片都會被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對于已流入市場的將進行召回,涉事企業也會被立案調查。
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質量曝光與行情看漲一定程度上是正相關的,因為中藥飲片市場規模在擴大,所以監管部門越來越重視,會將其列為‘靶子’,進行長期專項整治;又因為檢查頻率加大、準入門檻抬高,導致產業升級加速、供需關系出現調整,價格也開始飛升。”
中藥飲片成醫院和藥企“搖錢樹”
盡管質量問題看似層出不窮,但卻不妨礙中藥飲片在市場上“傲視群雄”,尤其是醫院渠道出現放量增長,讓化學藥老大哥羨慕不已。其中奧妙在哪?原來,政策在背后起作用。據了解,中藥飲片目前仍屬于不占“藥占比”指標考核的藥品,而對于醫院來說,“藥占比”紅線絕不愿破,開具考核之外的藥品則沒有壓力;而按要求,不久后所有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選用中藥飲片可以“堤內損失堤外補”。在這種背景下,中藥飲片既能*又不被納入“藥占比”考核,其在醫院渠道幾乎勢在必行。
面對市場門檻抬高帶來的行業集中度提高、醫院銷售增長帶來的規模擴大,嘗到銷售額大幅攀升的各大中藥企業未來有望加碼布局中藥飲片。主營業務包括中藥飲片的康美藥業,去年中藥飲片營業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26.43%,占公司總營收的21.74%;香雪制藥去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中藥飲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13億元,同比增長55.16%,占公司總營收的32.9%。